索引号: | bxsnyncj-2019-00145 | 发布机构: | 本溪市农业农村局 |
信息名称: | 关于印发2019年本溪市设施农业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 主题分类: | 本部门规范性文件 |
发布日期: | 2019-03-29 | 成文日期: | 2019-03-29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本农发〔2019〕26号 | |
关键词: |
关于印发2019年本溪市设施农业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本农发〔2019〕26号
各县区农业农村局、高新区生态办:
现将《2019年本溪市市设施农业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本溪市农业农村局
2019年3月29日
2019年本溪市设施农业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种植业发展质量和设施化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和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按照《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设施农业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部署,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粮食生产,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全面推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设施农业绿色化、优质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原则。政府通过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和强化服务,引导生产主体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发展设施农业生产。
(二)市场主导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市场主导,社会参与,多元化投入,农民自愿发展。
(三)科学规划原则。坚持规划先行、结构优化、资源节约、配套同步和规模发展。充分利用非耕地、丘陵山地等发展设施农业生产,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选择基础条件好、资源优势强的区域,集中连片发展规模化设施农业生产,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
(四)科技驱动原则。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科技创新主体的作用,大力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实施生产投入品零增长行动,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模式,积极推进“互联网+”发展,推广物联网信息化技术。
(五)效益优先原则。坚持品牌强农,推进“三品一标”认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全国知名特色农产品品牌,以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通过降本增效、融合发展、拓展功能、规模经营等多种途径提高设施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六)农业用途原则。坚持设施农业的农业生产用途,不得以设施农业为名违法违规建设非农设施,改变土地性质和用途,看护房、附属配套设施等要严格按照有关政策标准建设。
三、建设目标
按照省农业农村厅部署,2019年全市计划新增设施农业面积800亩(生产面积),各县区新增设施农业面积目标任务(见附件1)。稳固提升蔬菜生产,积极发展水果、西甜瓜、花卉、食用菌等多元化生产。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促进设施农业提质增效和提档升级,确保设施农业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四、实施内容
(一)做好科学规划。各县区要根据资源禀赋、区位特点、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基础,科学编制设施农业建设规划。突出优势区域,集中连片开发,老区连新区,大区连小区,推进设施小区集群化发展。棚室主体结构设计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与蔬菜、食用菌、水果等种植结构和技术标准紧密衔接,重点推广优型节能日光温室和钢骨架冷棚(见附件2)。
(二)压实建设任务。各县区要科学统筹规划,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将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到乡(镇)、村和地块,要求任务明确、责任压实、路线清晰、时限严明,确保本年度11月底前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并投入生产。
(三)棚室高质量建设。坚持棚室新建与整体改造并举,推广优型节能日光温室和钢骨架冷棚,促进棚室结构升级换代。棚室配套自动卷帘机、微(滴、喷)灌设备、机械防风设备等,鼓励规模小区根据种植定向选配田园管理机和拌料、装袋等机械化设备,鼓励建设高标准智能温室,实现温室环境和水肥一体化等自动控制,鼓励推广物联网信息技术。
(四)落实基础配套。加强设施农业小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到统一规划,与棚室建设同步配套。制定水源工程计划,加强小区水源和滴、喷灌等配套设施建设;结合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制定配电工程建设计划;结合现有农村道路建设有关政策,开展设施小区交通设施道路建设。确保小区水电路配套齐全、环境整洁、远离污染源。
(五)推广技术模式。优化区域布局,稳定大宗品种,做强优势品种,发展特色产品,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推广特色优质、高产高效作物新品种,大力推广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推进规模生产主体按标生产,科学施肥用药和投入品减量增效,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率,推广应用自动化装备和物联网信息化技术。因地制宜推广绿色高质高效集成技术模式,设施蔬菜生产主推工厂化育苗、水肥一体化、绿色生态防控和土壤连作障碍消减等关键技术;食用菌生产推广工厂化制种、吊袋式栽培、层架式栽培、墙式栽培、畦床式栽培和秸秆基料化等技术;设施果树重点推广休眠调控、肥水高效利用及连年丰产等技术。
(六)强化品牌创建。坚持品牌强农,加强设施农业品牌培育,强化品牌质量管控,推进“三品一标”认证,打造一批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品质好、叫得响、占有率高的知名品牌、特色品牌。充分利用各种展会、网络电商平台等宣传推广品牌产品,扩大品牌知名度。
五、保障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要将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纳入政府重要工作日程,农业、财政、国土、水利、电力、交通、金融等多部门联合组建设施农业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科学统筹规划,落实责任分工,强化组织协调,全面组织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二)加大扶持力度。各地要制定和完善设施农业发展扶持政策,维护政策稳定性、连续性和及时性,利用种植业结构调整等补贴政策,整合农业项目发展资金,鼓励农户等经营主体申请农业银行支农贷款,广泛吸引社会工商资本参与高标准设施农业开发,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确保全市设施农业建设规划顺利实施。
(三)加强部门协作。设施农业建设是系统工程,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多部门通力配合,合力推进。建议电力部门将设施农业开发建设纳入农村电网改造项目,优先予以安排;水利部门抓好水源工程建设,保证设施小区生产用水;自然资源部门结合生产实际,简化设施农用地备案手续;交通部门结合农村道路建设,为设施小区作业路提供配套扶持;金融部门合理制定贷款准入条件,加大支持力度,调动社会资本参与设施农业建设。
(四)强化技术服务。技术服务是设施农业发展成功的关键。建立健全设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优化服务队伍,完善服务手段,联合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送技术下乡、邀请专家现场指导等方式,强化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培训指导。从设施小区规划到温室结构设计,从作物播种育苗到栽培期管理,为设施农业发展提供有效技术保障,确保建设主体和农户当年建设、当年生产、当年受益。
(五)加强调度考核。为确保设施农业建设进度和质量,各县区要组织人员深入一线,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各地要及时开展建设进展季调度,市里将对各县区设施农业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年度考核。
(六)强化示范带动。各地要及时发现和推荐设施农业建设典型,积极总结典型经验。通过报纸、电视、现场观摩会等多种形式,加大典型宣传推广力度,营造良好氛围,推动设施农业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附件: 1.2019年种植业目标任务分解表
2.重点发展日光温室结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