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bxsnyncj-2023-00074 | 发布机构: | 本溪市农业农村局 |
信息名称: | 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关于进一步强化我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提案》(第2170号)答复 | 主题分类: | 2023年 |
发布日期: | 2023-05-15 | 成文日期: | 2023-05-15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关于进一步强化我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提案》(第2170号)答复
陈家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强化我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陈家伟委员对“三农”工作关注,特别是进一步强化我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方面提出的有关建议。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专门安排产业融合促进科、种植业科、科教科等相关科室做好答复工作。
一、充分挖掘地区农业资源优势,选准特色产业方向。
(一)成功申报桓仁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深入贯彻落实“一圈一带两区”发展战略,建设辽东绿色经济先行区,市委、市政府提出,要重点构建绿色高质量产业体系,提出以桓仁山参为代表的中药材特色产业作为主导产业。2021年4月,市农业农村局积极组织桓仁县,成功申报桓仁现代农业产业园。该产业园被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列入2021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主导产业为山参,区划范围为辽宁五女山经济开发区、北甸子乡、黑沟乡所构成的集中连片区域,总面积378.59平方公里。产业园创建期为3年,规划建设6大工程18类重点项目。规划总投资19.05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奖补资金1亿元,力争整合各级各类财政配套资金3亿元,吸引社会资本投入15.056亿元。截至目前,中央补助资金已经下达桓仁县6000万元,正在开展2023年产业园创建工作,计划完成投资7.62亿元。
(二)特色产业面积逐年增加,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据农业农村部门调度,2022年我市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24.5万亩,有效的带动农民发家致富。其中,平地中药材种植面积5.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5.6万亩。发展出一批特色产业生产基地,本溪县国秀中药材种植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基地规模达800余亩,向省内外提供优质中药材种苗数千万株。桓仁县五里甸镇老黑山村整村推进大榛子产业发展,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依托我市特色农业,全市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21家,销售收入48亿元,净利润2.2亿元,带动农户70051户,带动就业从业人员15453人。我们将强化技术服务,促进产学研结合。继续加强与沈阳农大、省经济作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校的产学研合作,配合开展中药材生产技术研发与应用,开发中药材精深产品,提高中药材的附加值。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对农技指导员和特色产业科技示范主体开展培训,组织农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种植技术指导。
(三)实施绿色高质高效行动。2021年至2022年,我市连续两年获得全国中药材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县项目,争取资金40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在本溪县建设中药材攻关试验区、核心示范区和辐射带动区面积共1万亩,开展三套技术模式攻关实验,省经济作物研究所专家团队多次到我市开展技术培训,组织种植大户、基层农技人员开展现场观摩学习。通过实施该项目,打造集成果展示示范、技术集成推广和现场观摩培育于一体的典型样板,形成一套可复制推广的技术模式,推进我市中药材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未来将发展高效地道药材。继续做好本溪县中药材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项目,总结适合我市中药材生产,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标准化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提升本溪道地中药材知名度,扩大市场影响力,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通过“示范基地+农户”的形式联结农户,以点带面,通过“摸的着、看的见、学的着”的示范效应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
二、打造有竞争力的农业特色品牌。
(一)持续做好品牌创建工作,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0个绿色食品(武星小米,武星大米,武星高油玉米碴,寨香小米,寨香玉米碴,寨香花生,溪冠大米,君田大米,老黑山大榛子,思帕蒂娜冰葡萄酒,和莓地瓜,和莓草莓,清水大米,峪祥明黑木耳,峪祥明榛子,华秀鲜食玉米,五女满乡鸭田米,乘鼎桓仁黑糜子大黄米,华本短梗五加茶,原谷御稻花香大米),8个有机食品(本溪县:鲢鱼、鳙鱼、大银鱼、斑鳜。桓仁县:野生山核桃、野生山核桃油、稻谷、大米))。地理标志产品5个,本溪林下参、本溪辽五味、桓仁京租大米、本溪软枣猕猴桃、本溪蜂蜜。我们将持续做好“二品一标”认证工作,鼓励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二)做好特色品牌营销推广。一是积极鼓励生产经营主体运用抖音、快手等媒体进行网络直播销售。如本溪县的溪味道特色农产品、桓仁县的蔡龙麟冰酒、老黑山大榛子、桓仁野山参、裕祥明大榛子、林下木耳等直播销售模式,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带动本地特色农产品销售量。二是积极组织涉农企业、合作社等参加类展会。2021年我市共组织51家涉农企业、合作社参加沈阳农博会,向全省人民展示了百余个本溪特色农产品,得到农业农村部、省政府、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领导的一致好评,并被参观群众争相购买。4天参会期间营业额达到近百万元。2022年,受疫情影响,组织多家企业线上参与沈阳农博会,并签订平台销售合同。2023年,全力组织我市特色农产品企业参与“第二十三届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计划组织企业30家以上,重点展示展销我市大米、冰酒、山参、山野菜等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计划参展产品达到上百个品类。
三、强化高素质农民培养,扶持农民创新创业。
(一)做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是我市乡村振兴战略中“人才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市农业农村局一直高度重视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2014年以来,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和高素质农民4322人,培训类型包括经营管理、专业生产等类型,农民学员来自水稻、玉米、设施蔬菜、草莓、大榛子、中药材、小杂粮、食用菌、农机、畜牧养殖、水产养殖、果树、山野菜等产业。通过建立以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为主的高素质农民培养机制,采取适应成人学习和农业生产规律的“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方式,以经济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自主培训与委托培训相结合,通过学员类别和产业分布情况,结合县域主导和特色产业,以学员农业发展理念、理论水平、专业技能、经营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等为落脚点,科学制定教学大纲,课程“菜单式”对接农民需求,有效提升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聘请省、市知名农业专家教授,建立老师与学员间课后微信互动机制,随时解决学员生产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建立以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为主的高素质农民培养机制,采取适应成人学习和农业生产规律的“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方式,培育了一批以农业为职业,具备较高的素质和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并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
(二)做好科技示范主体服务。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为依托,遴选当前运行较好、示范带动能力较强、辐射面积较广的专业合作社、农事企业及家庭农场或有一定种植养或殖规模专业大户作为科技示范主体,将先进适用性农业技术推广到科技示范主体,为科技示范主体提供价值600-800元的物化补助,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为科技示范主体提供点对点的技术指导服务。2017年以来,共遴选科技示范主体3118户,为科技示范主体提供入户指导服务1.5万余次,提高了科技示范主体的农业技术应用水平,将示范主体打造成主推技术应用的主力军,切实发挥其对周边农户的辐射带动能力。
本溪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