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bxsnyncj-2020-00043 | 发布机构: | 本溪市农业农村局 |
信息名称: | 关于对政协本溪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113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 主题分类: | 2020年 |
发布日期: | 2020-05-03 | 成文日期: | 2020-05-03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关于对政协本溪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113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A类)
本农案字〔2020〕第9号
邓守哲、王立刚、武秀君、孙立夫、王鑫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扶持我市食用菌龙头企业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你们对我市食用菌产业的关心和支持,你们的建议非常具有实际意义。
一、工作开展情况
我市森林和水资源丰富,发展食用菌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食用菌产业得到了持续发展。主要品种包括黑木耳、香菇、平菇、灵芝等。黑木耳种植数量910万袋,产量近900吨;香菇种植数量570万袋,产量1100吨;平菇种植数量17万袋,产量190吨;灵芝种植数量10万株,孢子粉产量近1吨。全市食用菌生产龙头企业及合作社共计20多个,主要有本农裕祥明菌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禾菌业有限公司、金砚生态珍品发展有限公司等,品牌包括裕祥明、木亚等。
一是积极落实优惠政策。2016-2018年,连续三年对新发展食用菌种植进行列入种植结构调整补贴范围,累计补贴面积458.93亩,补贴面积35.03万元。二是加强技术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送技术下乡、邀请专家现场指导等方式,加大培训指导力度。三是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2017年9月本溪市粮农产业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与本溪县域裕祥明公司共同出资成立辽宁本农裕祥明菌业有限责任公司,2017年12月10日,辽宁本农裕祥明菌业有限责任公司扩建项目已竣工并投入生产,具有领先的木耳液体菌种培养研发能力和全智能无菌培养室及较成熟的制种、栽培、加工、销售、技术服务培训等综合配套技术,每年为菌农提供更优质健康的木耳菌包1000万袋以上,有效促进食用菌产业成为脱贫攻坚工作的优选产业。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市食用菌产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技术能力不足、品牌力量薄弱、规模小且品种单一等等问题,所有问题的根本就在于分散发展、无序经营。目前,缺乏统一规划和产业标准,农户、合作社、企业等食用菌生产主体众多,但缺少行业龙头,各自为政,无法形成合力。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1.促进经营主体发展。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龙头企业制定食用菌栽培、回收标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合作社负责流转土地组织农户生产,保证农户基本收益。在适当的时机,组织食用菌产业化联合体,实现食用菌产业的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营销。
2.加强金融技术服务。加强与金融部门间沟通合作,开辟多种渠道,对中小散户、特别是贫困村食用菌栽培者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服务。
3.强化人才技术培训。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阳光工程培训,不定期的聘请食用菌领域专家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培植一批致富领头人,为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
4.推进品牌建设。积极为食用菌品牌、食用菌生产企业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组织参加全国各类农展推介活动,充分利用电商、“互联网+”、新媒体等新兴手段,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推介,提升我市食用菌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此外,还要引导生产企业制定产业标准,开展绿色、有机认证,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影响力,实现质量兴农、品牌强农。
5.助力脱贫攻坚。食用菌产业门槛不高、经济效益稳定、市场相对平稳,做为产业扶贫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梳理全市72个贫困村,推广“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扩大食用菌栽培面积,实现产业化发展,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本溪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4月13日
联系人及电话:张光宇,43103838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