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bxsnyncj-2020-00041 | 发布机构: | 本溪市农业农村局 |
信息名称: | 关于对政协本溪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060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 主题分类: | 2020年 |
发布日期: | 2020-05-03 | 成文日期: | 2020-05-03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关于对政协本溪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060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A类)
本农案字〔2020〕第7号
市政协南芬区委员活动组:
你们提出的《关于培育精品特色村寨示范引领乡村振兴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着眼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您提出的建议切合实际,以培育精品特色村寨为抓手,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和文旅兴市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大力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近年来,我市按照“注入文化,注重创意,打造精品,创造品牌”的思路,聚焦大旅游产业,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地理环境优势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并取得了长足发展,呈现出强劲态势。经多方努力,桓仁县和本溪县已经相继被国家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本溪市被纳入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全市乡村旅游重点村28个,其中乡村旅游特色乡1个(东风湖乡),特色街道办1个(郭家街道办事处),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本溪县同江峪村),国家级生态村2个(洋湖沟村、南营坊村),辽宁省乡村旅游示范村6个(桓仁泡子沿村、湾湾川村、刘家沟村、南边石哈达村、大青沟村、老漫子村)。据初步统计,2019年全市休闲农庄168个,民俗村26个,经营主体1897个,直接间接从业人员3.1万人,带动农户2.3万户,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 1561.9万人次,乡村旅游年综合收入33亿元。
2.加快美丽村建设步伐。2019年5月,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本溪市“千村美丽,万村整洁”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0年)》(本委办发〔2019〕39号),同时成立了“千村美丽,万村整洁”行动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相关责任部门组成,办公室设在市委农办,负责“千村美丽、万村整洁”工作统筹协调、指导推进和督查考核。2019年完成首批建设美丽示范村16个;全市农村完成户厕建设1758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3.4%;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专项整治工作,清理清运农村“六边”垃圾12.17万吨,清理整治“三堆”11258个,出动6.54万人次,投入资金1792万元;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已实现全覆盖,重点村基本实现“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大力开展村屯绿化行动,加大“四旁”(村、路、水、宅)绿化力度,村屯绿化率43%以上,美丽示范村可绿化隙地绿化率80%以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集聚区基本实现户户通农村公路,通达率90%以上,行政中心村实现亮化全覆盖。
二、存在的问题
1.缺少规划。规划编制周期长、费用大,多数村庄缺少科学、系统的长期规划,已有规划的也存在“规划赶不上变化快”的情况,规划编制后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编,要在工作中贯彻执行下去。
2.基础设施薄弱。村庄集体收入水平不高,产业发展没有清晰认识,基础设施不配套,部分地区供水供电、道路交通等方面发展相对滞后。
3.品牌效应差。我市特色村寨放在全省的角度只能算做小有名气,产业、旅游资源、文化概念等融合度低,特色不够鲜明,没有形成强劲拉动地区经济的品牌价值。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1.产业兴旺与生态宜居结合发展。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生态宜居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环境基础。要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的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健康养老等特色产业,实现农村生态美和百姓富。
2.继续开展美丽村建设。2019年全市共创建美丽示范村16个,集中人力、财力、政策等多方面资源,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今年将继续建设美丽村示范村15个,从规划编制、户厕改造、垃圾治理、污水处理、美化绿化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农村人居环境。
3.开展广泛宣传。宣传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要提高农民群众思想认识,全员参与到环境整治、发展庭院经济等重点工作中,建立长效机制;对外要借助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推介会等渠道,充分利用电商、“互联网+”、新媒体等新兴手段,加强品牌宣传与推介,用品牌吸引资本,用资本汇聚资源,实现特色精品村寨发展的良性循环。
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本溪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4月13日
联系人及电话:张光宇,43103838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政府办公室,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委统战部,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