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bxsnyncj-2020-00040 | 发布机构: | 本溪市农业农村局 |
信息名称: | 关于对政协本溪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058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 主题分类: | 2020年 |
发布日期: | 2020-05-03 | 成文日期: | 2020-05-03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关于对政协本溪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058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A类)
本农案字〔2020〕第6号
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乡村振兴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几年来,本溪市按照“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推进本溪现代农业的发展”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利用辽东山区区位优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中药材、食用菌、山野菜等特色产业,调优畜牧业产业结构,在稳定猪、鸡生产基础上,重点发展绒山羊、蜜蜂等特色养殖,发展青山绿谷式生态畜牧业,探索出了一条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的山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之路。
一、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坚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一是优化种植业结构。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深入实施北药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中药材、食用菌、蔬菜等高效作物。2016年以来,本溪市进一步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重点调减玉米种植面积,连续四年出台种植结构调整补贴政策,累计发放补贴资金1281.58万元,累计调减玉米种植面积8.61万亩。二是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全市呈现出“优一促二兴三”良好发展态势。发展“一县一业”示范县2个(桓仁县冰葡萄、本溪县刺五加)、“一村一品”省级示范村5个。本溪县刺五加发展面积60万亩,年产量3.5万吨;桓仁县冰葡萄种植面积1万亩,年产量6000吨。本溪县先后获评“中国刺五加之乡”“中国林业产业示范县”,桓仁县着力建设“世界冰酒之都”。桓仁县、本溪县先后获得“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称号。三是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单位41家,产品61个,认证面积84.5万亩。老黑山大榛子、长白仙子核桃油等8个产品荣获辽宁名牌农产品。本溪林下参、本溪辽五味、桓仁京租大米、本溪县软枣猕猴桃、本溪蜂蜜等5个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
(二)坚持推进畜牧业发展
积极发展绒山羊等草食畜牧业。2019年末,全市绒山羊、肉牛存栏分别为20万只、6.76万头,绒山羊、肉牛出栏分别为16.06万只、5.86万头。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绒山羊、肉牛等草食畜牧业发展和绒山羊、肉牛示范区建设。利用省、市畜牧业标准化养殖小区扶持资金870万元,对全市109家绒山羊、肉牛小区给予资金扶持。推广秸秆“三贮一化、长秆短喂”、秸秆打包压捆贮运等秸秆饲料高效利用配套技术,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率。随着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存在着如封山禁牧政策对绒山羊、肉牛产业造成一定影响,种羊市场不规范,产业链条不完整,舍饲技术相对落后等问题。
积极推进“空中畜牧业”发展。为保护生态环境,留住绿水青山,近年来我市积极发展中华蜜蜂养殖。一是制订《本溪市蜜蜂产业发展规划》,将桓仁县、本溪县、南芬区作为蜜蜂养殖重点区域。二是加强行业管理,成立本溪县养蜂产业管理办公室和本溪县蜂业技术协会,开展养蜂技术指导和培训;引导蜂农民间组织和生产合作社开展养蜂新技术推广和生产自助;开展蜂病防控及流行病调查;开展种蜂生产经营管理及放蜂场地管理;为蜂农提供技术服务,帮助蜂农销售蜂产品。三是建立联合育种场。与省中华蜂保种场密切协作,整合资源优势,探索联合育种机制,在桓仁县建立了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兴城综合试验站——中华蜜蜂活框养殖桓仁县示范场,饲养中华蜂种蜂70群。
(三)坚持培育壮大经营主体
一是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27家,规模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77.4亿元。二是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开展各类培训班13次,培训人员400余人次,选派优秀合作社理事长参加部、省级培训120余人次。大力培育合作社典型,争取省以上财政扶持资金1840万元,扶持示范带动作用强、发展前景好的示范社80余个。全市农民合作社达1134个,带动农户4.63万户。三是积极推进家庭农场建设。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规范流转合同,实施流转合同乡镇备案制,确保流转程序规范有序。97个家庭农场进入农业农村部名录系统,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达50个。四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鼓励支持小农户通过土地托管、土地入股、“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等,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开展“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调研工作,总结推广典型,努力把小农户带入现代农业产业链、价值链。
(四)坚持落实发展制度
一是争取绿色生态农业补贴。2019年,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补贴资金5660.13万元,补贴面积669743.29亩。落实种植结构调整补贴政策,对设施农业种植基地补贴资金137.384万元,补贴面积343.46亩。落实玉米、大豆、稻谷生产者补贴政策,补贴面积62.75万亩,补贴资金5796万元。二是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实行“一点两线,全程分段”的培训方式,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00人。三是开展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及推广。引进、试验示范设施葡萄、软枣猕猴桃等农作物新品种,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等重点技术。
二、下一步打算
(一)因地制宜,科学定位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础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 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食用菌等东部山区特色产业,特别是要加强“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建设力度。提高各县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特色产业发展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评体系当中,对指标进行分解量化,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责任意识。
(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增加农民收入
大力发展中药材、山野菜、食用菌、大榛子、软枣猕猴桃、优质米等特色产业,生产基地达到20万亩以上。大力发展新型节能日光温室和钢骨架高标准冷棚,新增设施农业800亩。重点培育干坚果、林下药材等林业主导产业,新发展林下药材(山野菜)基地 2万亩、干坚果经济林基地1万亩,全市林下药材(山野菜)基地和干果经济林基地均达到145万亩。推进生猪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进一步提升规模养殖比重,力争2020年底使生猪生产恢复到常年水平。落实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流动资金贷款贴息政策。
(三)借助科学手段,促进草食畜牧业发展
我市绒山羊、肉牛产业将向高产、优质管理科学化方向发展,一是选育优质高产优质的种羊、种牛;二是借助高科技手段,提高绒山羊、肉牛生产性能,提高优质种公羊、种公牛的利用率;三是建立由原种场、种羊场、商品羊场组成的三级繁育体系。
(四)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发挥品牌优势
支持本农裕祥明菌业、武兴农牧场、桓仁盛世生态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确保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稳定在120户左右。把“飞地经济”作为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稳步推进抗联食品、八两宝中药材及食品加工等10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重点项目。指导桓仁县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工作。加大品牌认证推进力度,争取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再增长10%。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各类农展会,充分利用电商平台、线上线下融合等手段,扩大本溪农业品牌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我市将建设蜂蜜与蜂产品加工企业1个,年加工蜂蜜500-600吨,同时加工蜂花粉、蜂王浆,研发其它蜂产品;到2020年,蜜蜂养殖数量力争达到8万群;与省中蜂保种场合作,建设中蜂联合育种场;建设蜜蜂养殖示范基地5-7个,利用示范基地开展蜜蜂养殖新技术示范与推广,带动农民养蜂;依托本溪旅游资源优势,在旅游观光线或旅游景区,建设蜜蜂主题观光园2-4个。
(五)加强指导服务,将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认真贯彻落实地力补贴、农机补贴、生产者补贴、农业保险等各项惠农政策,增加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积极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围绕种植结构调整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技术人才。同时,培育结构调整典型示范基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手把手教技术,引导农民积极投身于特色产业发展中来。
本溪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4月13日
联系人及电话:张光宇,43103838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