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bxsnyncj-2025-00114 发布机构: 本溪市农业农村局
信息名称: 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第4110号)答复 主题分类: 2025年
发布日期: 2025-05-14 成文日期: 2025-05-14
废止日期: 文 号:
关键词:

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第4110号)答复

发布时间:2025-05-14 13:19:36 【字体:

孙浩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对农村闲置宅基地进行调查统计,建立健全宅基地档案,加强对宅基地使用情况的监管,确保宅基地资源合理分配和使用”的建议

(一)农村宅基地调查统计情况。依据自然资源及农业农村统计数据,我市现有宅基地14.17万宗,用地面积16.41万亩,其中应登记14.17万宗,已登记14.17万宗,占应登记总数的100%,其中采用房地一体登记14.16万宗。闲置宅基地0.5万宗、0.26万亩,分别占总数的3.5%、1.5%,从利用情况看,有0.07万宗实行了出租,有0.02万宗实行了转让,合计占闲置宅基地的18%。近年来新增审批、翻(改)建农房数量并不多,主要原因是缺乏建设用地指标、不符合规划等,2022-2024年共审批宅基地264宗,其中226宗为新增宅基地用地,38宗为翻(改)建宅基地用地。

(二)建立健全宅基地档案。宅基地调查工作自2013年开始到现在经历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经过大量调查、测绘、建库等工作,完成了房地一体统一的调查登记;权利人情况、图形数据,均已列入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完成信息化管理及基础信息构架,日常变更登记可满足更新需求和相关管理工作。2021年省农业农村厅开展全省宅基地统计调查试点工作,我市选择桓仁县向阳乡作为试点乡镇,在和平村开展整年度村内宅基地统计调查工作,探索建设和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下一步,市自然资源、农业农村部门将严格按照国家、省厅要求,依托宅基地试点村经验成果,逐步建立统计队伍、完善相关制度依据。

二、关于“鼓励农民将闲置宅基地流转给村集体或其他有需求的个人或企业,用于发展乡村产业、旅游业等,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建议

按照国家、省厅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利用试点的工作节奏,意在逐步引导社会资本与农户、村集体依托区位优势开展乡村体验游、发展民宿及餐饮农家院,个别地方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一)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试点。2022年度,在辽东绿色经济区内,桓仁县向阳乡、溪湖区东风街道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利用试点工作。1.桓仁县向阳乡依托枫林谷,村集体和村民发展民宿、农家乐等,增加村民和村集体收入。桓仁县向阳乡和平村加强“农户+合作社”的经营模式,村集体成立和平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注册成员近70户,利用自家闲置的宅基地和农房经营乡村旅游,户年均收益为3万元以上。该村对外出返乡及收入经济薄弱的农户每户发放0.6亩山野菜苗,种植于宅基地附近,减少农房闲置率,增加本村农业、休闲、旅游观赏性,促进村民增收。2.溪湖区东风街道彩北新村以“牛文化”为特色现代化发展模式,建设融合观光牧场。彩北新村豆房组约有30余户闲置宅基地、20余间旧农房,建设了以畜牧养殖,乳产品生产为基础,集体验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农业园区,利用闲置资源现修建足球场,配建了公厕、超市、民宿一体化足球场服务中心,流转2处宅基地,完成“home1956民宿、牛得草”民宿升级改造,旺季民宿入住率80%,年接待游客1200人以上,年收入20余万元。

(二)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深入学习浙江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规划先行的经验,探索盘活利用新模式。一是与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与乡村产业发展规划相匹配,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相结合。我市及两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已于2024年获省政府批准,2025年将推进34个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积极探索以行政村为单位,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等分类要求,推动各类规划在村域层面“多规合一”。二是通过试点稳慎推进,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鉴于“闲置房”“零散房”涉及农户的财产权益,且形成原因复杂,要尊重群众意愿,不能“一刀切”强行推进。我们积极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通过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既保证农民有收入,还要实现农民、村集体、社会主体多方共赢。面对这一过程,确实需要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农业农村、自然资源部门都将按照国家、省厅有关安排,结合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探索清理、整顿、改造路径和有效措施。

三、关于“注重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大力推广“菜园经济”,把荒芜宅基地整治后变成菜园、果园、树园,进一步提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实现增产增收”的建议

(一)坚持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我市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进一步提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将美丽宜居村庄创建作为推进乡村建设、改善乡村风貌、完善乡村基础设施的重要载体,共创建省级美丽宜居村168个,创建率达到58.33%,提前一年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到2025年省级美丽宜居村达到50%以上的目标任务。同时,以环境净化整治为切入口,积极推广农村环卫社会化服务,建立健全垃圾污水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环卫队伍,强化卫生厕所、农村道路、污水处理等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管。

(二)将庭院经济与乡村振兴同步推进。2020年以来,全市288个村,发展庭院经济村达到百个以上,涉及农户1万余户,户均增收500元以上,带动贫困农户600余户,解决劳动力就业5000余人。2020年全市拿出100万元对14个庭院经济村给予补贴。桓仁县沙尖镇北沟村、华来镇柳林子村、五里甸老黑山村等被列入全省典型经验汇编。

四、关于“强化政策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政策意识和土地资源保护意识”的建议

积极组织县、乡、村参加各级农村宅基地管理业务培训会。一是重点讲解宅基地审批、新增乱占耕地建房执法、农村自建房安全等内容,有效指导提升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依法规范开展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守牢耕地保护底线红线,全面抓好我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二是探索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路径措施,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或者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开展创业创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进一步增加农民和集体经济收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三是严守法律政策底线,主基调是保障居住,管住乱建。“城里人不能取得宅基地”,“禁止建别墅大院私人会馆”,“禁止违规合作建房”,明确申请主体、产权人都是农民,其他人是有限制使用权。四是按照国家、省的统一部署,稳慎推进,逐步扩大宅基地试点示范效应。联同自然资源、住建、财政等部门,在规划编制、危房改造、乱占耕地建房、奖补政策研究等方面,履职尽责,确保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感谢您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的关注,对市农业农村局的支持。

 

本溪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