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县抓住就业“金钥匙” 打开脱贫人口的“致富门”
本溪满族自治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将稳就业、保就业、促创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来抓,以强有力、突破性、组合式的政策措施力保就业局势稳定,推动本溪县就业工作有序开展,打开脱贫人口的“致富门”。
一、高度重视、高位推进,建立就业帮扶长效机制
本溪县高度重视,分管县长亲自抓,实行周调度,月调度制度,通过两节期间对脱贫人口进行访贫问暖,发挥走访“动态监测”作用,摸清有劳动力的监测户的底数,就业需求情况。充分发挥就业扶贫的“造血”功能,结合全县实际情况,推出一系列就业扶贫政策,确保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农村低收入人口稳定就业。依托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建立脱贫劳动力台账,实现脱贫劳动力实名制分类管理、全域查询。坚持集中排查和日常监测相结合,目前1-2月全县脱贫劳动力就业999人,并及时将本地户籍脱贫劳动力务工情况和脱贫劳动力在本地务工情况录入信息系统,动态监测、动态管理。
二、多点发力稳定就业扶贫的打好“组合拳”
按照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分类施策、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农村低收入劳动力实现就业,发挥就业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稳步推进外出务工,并开展全面排查,做实就业补助。按照《本溪市切实加强就业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若干政策实施细则》要求,结合脱贫劳动力台账,对有组织劳务输出到省外、省内市外就业的脱贫劳动力,给与一次性铁路、公路或航运从输出地到输入地单程交通费用补贴,按照实报实销,最高不超过800元。目前省外就业脱贫劳动力161人,预计发放交通补助资金4.83万元。通过落实相关制度政策,帮助全县有就业意愿、就业条件的农村低收入劳动力实行全部安置,实现稳就业稳脱贫。
二是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带动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659人。发挥本溪玉晶玻璃有限公司、花溪沐温泉度假村、小市一庄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将产业帮扶和就业帮扶有机结合,实现脱贫群众稳定增收,共同致富。大力推广“基地+合作社+农村低收入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利用全县23个扶贫龙头企业、34个农事合作社(大户)来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让农村低收入人口实现“家门口”就业,累计带动农村低收入劳动力80余人,促进农村低收入人口年增收2万余元。草河掌镇佟堡村建档立卡户吴世艳说:“在扶贫产业项目汤沟度假村上班来快2年了,这里的领导对我都挺照顾的,我在这干活挺舒心的,同事都挺好。在这工作方便照顾孩子,家里还有老人,80来岁了。每月能拿到1800元工资。”
三是公益岗位就业。利用省市资金大力开发居家养老、保洁保绿等镇村公益性岗位。2021年设置公益岗位181个,户年均增收3000余元。
四是实施庭院经济促进弱劳动能力、半劳动能力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安排资金100万元补贴有发展意愿脱贫户发展庭院经济。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实施生猪养殖、家禽养殖、稻谷种植等项目解决弱劳动能力、半劳动能力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地就近就业,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
截至目前,全县建档立卡农村低收入劳动力通过各种渠道安置保洁员、水管员、护林员、养路工、抄表员、安全员、外出务工等方式解决就业999人,占有劳动能力脱贫人口的24%。针对我县农村低收入劳动力文化低、就业难等实际情况,本溪县积极克服疫情等社会大环境影响的不利因素,做实做细入户排查和就业政策宣传等工作,实现“就业一人,全家脱贫”,做到符合条件的适龄农村低收入劳动力就业全覆盖。
总之,本溪县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为引领,创新工作方式,多措并举以提升脱贫劳动力就业能力,帮扶脱贫群众实现稳定就业为重点,扎实推进就业帮扶工作,让脱贫群众靠自己的双手增加收入,真正实现“就业改变生活、就业成就梦想”的目标,为2022年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