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辽宁考察,深入企业、农村、市场、社区等进行调研,特别是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本溪视察,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辽宁、本溪的关心关爱和厚望重托。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奋进新征程、推进本溪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指出,辽宁农业资源丰富、发展底子较好,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县乡村公共资源配置和产业链布局,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联系实际细化实化抓手,坚持久久为功。要明确责任、到底到边、见事见人地抓好基层治理。
扛稳保障粮食安全责任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国计民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
市农业农村局压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坚持提高单产和品质并举,继续实施本溪县玉米绿色高产高效项目,项目核心示范区粮食作物亩均增产10%以上。计划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16万亩。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出台率先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方案,完善建设、验收、管护机制,按期完成超长期特别国债本溪县5.8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认真践行大食物观,着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强生猪产能调控,实施畜牧养殖企业智能化升级改造2个。新建和改造提升设施种植业500亩,稳定优质果蔬、畜禽、渔业产品供给。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感恩奋进、真抓实干,以‘开局就攻坚、起步就冲刺’的思维,落细落实工作目标,确保打赢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坚持科技兴农,稳定种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努力实现‘米袋子’、‘菜篮子’稳产保供。”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副局长任海说。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富民产业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展林下经济,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延链增效、联农带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市农业农村局持续推动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进一步促进乡村特色产业提质增效。重点推进中药材、优质米、冰葡萄、绒山羊、冷水鱼、食用菌、大榛子、中华蜂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持续支持两县农产品加工集聚区改造提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以上。着力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文化体验等新产业新业态。继续申报省级特色农业县。支持龙头企业培育,落实各项惠企补助政策,新增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以上。
3月21日,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高英带领有关农事企业负责人赴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开展技术需求对接活动。春城手工编织合作社负责人、本溪市春玲沙棘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尚春玲从大连回来说:“通过此次‘政府搭台、校企唱戏’对接,借助专家智慧,赋能企业发展。”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市农业农村局常态化抓好农村人居环境净化整治,用好用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资金支持。继续开展美丽宜居村创建工作,计划创建省级美丽宜居村26个。持续跟进、提升已初步建成的3条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建设质量,稳步推进2025年规划建设的1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推动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带进一步提高建设质量、提升经济效益。
年初组织开展“清干净 过大年”农村环境整治主题活动。“全市共组织人员约7500人次,出动铲车、钩机、翻斗车等累计2300台次,清理垃圾3550吨,清理‘三堆’、残垣断壁、乱贴乱挂、违建物750余处。农村‘三堆’等乱堆乱占现象基本消除,房前屋后、道路两侧、沟渠内部无撒落垃圾、积存垃圾。下一步,我市将接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春季行动’,通过专项行动补齐我市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市乡村振兴局局长陈建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