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松林宝塔满枝头 为人作嫁写春秋——记王鑫和她创办的红松种植专业合作社

来源:农业中心 发布时间:2023-11-17 17:14:35 浏览次数: 【字体:

厚植特色产业优势 展示经营主体风采 系列宣传报道之三

41bf1e32e36742fca368b8c96a38ae7e.jpeg

王鑫,女,1969年出生于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上堡村。1985年初中毕业回村务农,1993年在本溪县创办起全县第一个个体加油站。1998年开始,王鑫迎来了事业上的转折点,从此,与大山为伴,与林业为伍,与红松产业发展结下不解之缘。历经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经由她带领的合作社嫁接过的红松林由小到大,松塔已经挂满枝头,而为了红松嫁接事业付出25年青春年华的王鑫,却依然在为人作嫁的人生道路上奋笔疾书,续写着自己辉煌的春秋。

转身向山谋发展,林业产业谱新篇。

1998年,王鑫开始在本溪县承包了荒山,栽上了红松苗。可红松20年以上才能结塔,81年才能采伐,利太遥远!王鑫就开始尝试对红松幼林进行嫁接技术处理。通过采集东北三省红松优质基因种穗,逐步营建了1200亩优质基因种穗园。2000年,王鑫积极投身林改,承包了村里的3000多亩林地,栽上了红松,开始发展红松产业。2003年,王鑫抓住县林业局对林下套栽山野菜提供一定的苗木补助和技术指导的机遇,在嫁接好的1000多亩红松林下套栽了刺嫩芽等山野菜,刺嫩芽等山野菜头一年栽,第二年就见利。后来,王鑫又尝试反季节山野菜生产,立冬时节把红松林下的刺嫩芽秆儿割回来,放到暖棚里,通过控制温度、湿度,让它赶在春节前出菜,每公斤卖100元,供不应求。从2003年到2010年,7年时间,她用山野菜项目,把3000多亩林地的投资都收了回来。靠着发展短期见效的山野菜来补贴需要20年才能见到效益的红松产业,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以短养长”的林业产业化发展道路。

创办专业合作社,实行总部加联盟。

王鑫在承包山林发展林业产业为自己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身边的农户做出了表率,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很多农户都想跟她一起发展红松产业。2010年11月22日,王鑫创办了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王鑫红松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带动当地及周边农户共同致富,当时入社农户有108户300多人。在做好合作社自己产业的同时,王鑫把合作社成员组成了多个红松嫁接队,对外承接红松嫁接工程,承接了省内辽阳市辽阳县、锦州市义县等地区的樟子松嫁接红松工程,成活率高达90%以上,为合作社成员带来了可观的收入。随着嫁接业务覆盖面的扩大,王鑫采取了“总部+加盟基地”的模式,以王鑫红松种植专业合作社优质基因繁育基地为总部,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拓展了多家连锁加盟基地,使合作社的服务范围快速扩大,服务能力得到了快速增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快速提高。为了满足市场对嫁接红松的需求,王鑫对县内及外省市林农开展了数次免费技术培训,吸纳优秀嫁接技术人员入社,使得“总部+加盟基地”的运营模式更加稳固持久。近几年,东北三省的经济林改造、内蒙和辽西等部分地区防风治沙、樟子松嫁接红松改造等项目的实施,为嫁接技术人员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王鑫红松种植专业合作社逐年发展壮大,目前,注册资金1100万元,拥有资产总额1510万元,现已带动农户300户、1200人;现已发展红松嫁接园1200亩,天然林冠下红松造林1700亩,刺嫩芽套栽1052亩,山野菜反季节大棚200平方米,刺五加基地15亩;社员平均年收入12000元。2014年,王鑫红松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08b3cceef5f94c33a8cfadb98ac1e335.jpeg

虽然是毫末技艺,确也算顶上功夫。

红松,又名果松,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由于受气候的影响,世界适宜红松生长的地区仅限于中国东北地区和国外仅有与我国东北毗邻的少数几个国家的一小部分地域。红松自然生长需要20年以上才能见果获利,对红松进行嫁接技术处理,可以使红松提前结果、提高产量、提升品质,因此,红松嫁接技术在红松产业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作用更加突出。

通常情况下,普通红松苗在栽培的过程中,会面临成活率不高等困难,栽种3-4年后才能成型再嫁接,这3-4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进行清场和看护,嫁接成活后还要6-7年才能储果见利,见果年限较长,如果嫁接种穗不属优质基因,还会影响松果的产量和质量。王鑫在红松产业发展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可以一次成型快速成林的、红松钵装嫁接苗的红松栽植技术模式。钵装嫁接苗栽植技术模式的优势是,春夏秋三季均可栽植,成活率高,一步到位,投资少(每亩投资300—400元),见利快,节省了4-5年时间及清场看护费用,能使原本需要生长20年以上才能见果的红松,在5-7年内,即可得到可观的红松果收入,提前13-15年进入结果期。

她用自己的名字注册了王鑫牌商标,每年春夏秋三季都在工厂化批量培育钵装嫁接苗。钵装嫁接苗栽植技术在市场上的成功推广,离不开王鑫在每个环节上的高度专注和艰辛付出。王鑫非常注重种穗的优良度,每个种穗都是经过精挑细选;每一株王鑫牌红松钵装嫁接苗,都是用王鑫牌红松专用有机基质、王鑫牌红松专用肥、王鑫牌红松嫁接营养液精心培育出来的;王鑫牌自然降解塑料条节省了大量人工,就连使用的嫁接刀具都是王鑫红松嫁接专用刀。目前,王鑫红松嫁接种苗培育基地,现已建成嫁接示范林1200亩、优质基因种穗园1200亩、种穗储存窖300立方米、标准恒温储存库5000立、钵装嫁接苗繁育基地7500平方米。

2013年,王鑫作为中国唯一林农代表,应国家林业局之邀,到北京参加了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与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14个国家参与的“世界新一代人工林项目年会”,并代表中国在会上做了《红松优质基因嫩枝劈接新技术》专题报告,作为我国绝对优势的红松人工林,通过嫁接技术处理,缩短了红松生长周期,提高了红松果产量,而且红松长势良好,让与会的14个成员国羡慕不已。2014年3月29日,王鑫红松种植专业合作社代表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接受外国考察团参观,专家的评价是:红松嫁接技术是红松产业发展的一次革命。

bcc228a620f74869957f6185bdf73187.jpeg

发挥红松产业优势,持续带动农民增收。

王鑫曾获得全国绿色小康文明户、五一劳动奖章、绿化奖章、首席农民红松嫁接专家等荣誉称号,但荣誉面前她没有止步。近年来,为满足辽西等沙漠土质贫瘠地域防沙造林及观赏树种的市场需求,除了红松嫁接外,王鑫与她的红松种植专业合作社对樟子松、红豆杉等针叶树嫁接项目有了新的拓展。樟子松是早期速生树种,抗性强,可促进红松提早结实,并可在土壤瘠薄的向阳陡坡、沙地、碱地和红松自然分布区之外的寒带以及樟子松引种成功的地区,通过樟子松嫁接营造红松果林,为促进广大林农投入防沙固沙公益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王鑫成功经验和嫁接技术模式引领下,周边省、市、县红松嫁接红松、华山松嫁接红松、樟子松嫁接红松全面推开。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栽植红松的积极性。王鑫表示,今后,要带领合作社大力发展以针叶树嫁接为主的主导产业。要重点做好两件事情,一是继续扩大连锁基地规模和覆盖面,不断提高工厂化加工优质、高产红松(樟子松)钵装嫁接苗的批次和数量,以尽量满足广大农民造林用苗需求;二是进一步做大做强红松种植专业合作社,继续扩大嫁接队伍,以承接更多红松(樟子松)嫁接工程,在满足广大农民需求的同时,为合作社成员增创更大的经济效益,带动广大农民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