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民同乐庆丰收 带农共富促和谐——本溪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近两年,本溪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为抓手,以内强素质、外强能力为重点,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指导服务,全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日益增强。目前,全市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总数达到2385个,示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212个,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发展质量也逐步提升。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尤其是示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和带动农户共同增收致富方面,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方面,作用越来越强大。
积极参与组织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
今年9月22-25日,第十三届辽宁国际农业博览会暨第二十三届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在沈阳召开,本溪市桓仁县大雅河绿色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本溪县北湖纯土特产品生产专业合作社等1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加了博览会。通过参加农业博览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外树立了自身的良好形象,扩大了产品品牌的知名度,拓展了产品的销售渠道和产品市场辐射范围,增加了主体的影响力。南芬区春城手工编织合作社的草编工艺品得到了三农文化展的重点宣传,桓仁木椴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柞木木椴木耳”获得了最受欢迎农产品奖。9月26日,市政府组织开展了以“庆丰收促和美”为主题的2023年本溪市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全市10余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加了节庆活动,并开展了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为营造出浓郁的节庆氛围,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和获得感,明山区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9月22日在田间地头悬挂起了“热烈庆祝第六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条幅,把节庆气氛烘托出来、营造起来,让广大农民深刻感受到“以农为本,国泰民安,五谷丰登,欢乐祥和”的农民丰收节氛围,欢快愉悦地过好自己的节日。10月10日,一群广东游客,在桓仁原生态优质稻米专业合作社的稻田里,现场观看了水稻收割过程,并拍摄了照片录制了视频留作纪念,与合作社成员共享了水稻丰收带来的欢乐和喜悦。
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全市农民合作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两类新型经营主体成长壮大过程中,在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共同致富方面,涌现出一批优质主体代表,其典型示范和带动引领作用是全方位、多层面、广角度的。比如,桓仁县雅河乡荒甸村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12名党员成立了党支部,同时合作社内部采取网格化管理,这种“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合作社运营管理方面发挥的示范带动作用;桓仁县沙尖子镇北沟村鑫农山野菜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党建引领+村集体组织+合作社+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在实现“党群共同致富”方面所发挥的示范带动作用;桓仁县北甸子乡毛君移民葡萄栽植专业合作社,在带动冰葡萄产业向鲜食葡萄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的示范带动作用;桓仁县大雅河绿色水稻种植专业合作,在引进推广稻田养蟹和稻田养小龙虾以及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方面所发挥的示范带动作用;本溪县王鑫红松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红松嫁接产业和技术推广方面所发挥的示范带动作用;桓仁殿双种养殖家庭农场,实行“种植+养殖+社会化服务”模式,种植玉米全部做饲料用于养鸡,略有缺口少量外购,鸡粪全部还田用于社会化服务的1500亩,既解决了鸡粪污染环境问题,又节省了种地施肥的问题,这种模式更加先进,示范带动作用更强;桓仁强风鹿业家庭农场,积极参与全省梅花鹿养殖系列标准制定工作,在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争夺话语权方面所发挥的示范带动作用;桓仁县新江村庆阳种养家庭农场,采用“养牛+种植玉米”的模式,通过牛粪还田(不用化肥)、玉米秸秆喂牛(上化肥的秸秆容易霉变,牛不吃),发展绿色循环农业,在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方面所发挥的示范带动作用等等。
积极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
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市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绝对主力。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主观上是聚焦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但客观上既能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又能让农民放心出去打工增加工资性收入,同时也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增加成员收入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一条有效途径。桓仁县大雅河绿色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2019年,开始承接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在雅河乡米仓沟村开展了1000亩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2021年,桓仁县大雅河绿色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实施跨区域服务,在华来镇冯家堡子村与542户农户签订了生产托管合同,当年共完成农业生产托管服务5089亩。2023年,桓仁县大雅河绿色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总面积将突破6000亩。本溪满族自治县碱厂镇明宇农机专业合作社,每年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面积都在11000亩左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开展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开展农业综合服务,还可以实现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集中采购,获取批量购买优惠价格,降低生产费用,节约生产成本,以实现减少投入增加效益的目标。今年,全市有2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了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服务总面积将达到60000亩,比去年翻一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