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情传递温暖,秉初心践行使命
记本溪市桓仁县黑沟乡六道沟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刘文光
“能够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是我今生的荣幸,我一定要好好把握党和单位给我的宝贵机会,扎根六道沟这片热土,挥洒汗水,释放热情,传递温暖,播种希望。”刘文光同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5年10月,经个人主动申请,报市委组织部和相关部门审核批准,任命时任市委党校计财处处长的刘文光同志为中共本溪市委党校校驻桓仁县黑沟乡六道沟村扶贫工作队队长。2018年5月起,刘文光同志兼任六道沟村驻村第一书记。近6年的驻村工作中,刘文光同志深知所肩负的任务重,责任大。面对考验,他并没有退缩和气馁,而是用实际行动证明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
一、知行结合,牢记使命
刘文光同志在工作中始终不忘理论学习。虽然平时工作琐碎繁杂,但他总会挤出时间系统而深入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研究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相关政策和文件,把各行各业的政策记录在笔记本上,然后反复思考琢磨,认真揣摩,同时,向有经验的同志请教,正如他自己常说的,只有吃透了政策,才能做到因户因人施策。
二、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在广泛调研走访,吃透村情的基础上,刘文光同志能够和村两委一道认真研究,制订并认真执行村发展规划。
1、发展农业产业。从六道沟村山林、土地、水资源等自然情况实际出发,依托桓仁特产名气和旅游资源,结合村民、尤其是贫困户实际情况,发展绿色大米、奶油南瓜、金不换、民宿等产业,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链,农产品也反响良好,有的甚至远销省外,既增加农户收入,带动贫困户脱贫,又为六道沟村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农业产业基础。
2、改善村容村貌。针对六道沟村基础设施落后问题,积极向市、县争取资金和项目帮扶,完成了修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文化娱乐广场和文化活动室、村主干道绿化美化、巷道水泥硬化、修补小桥等一系列项目,六道沟村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村民们笑呵呵地说,下雨不用穿胶鞋,天黑不用拿电灯,跳舞不用一身土了,在心里也敞亮多了。
3、树立村风民风。村文化娱乐广场和文化活动室修建完成后,刘文光同志和村两委一道组织村民开展广场舞、健美操等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同时还结合抗联历史编排了歌舞剧《抗联》,在市、县多个场合演出,受到观众一致好评。村民们有了健康的业余文化生活,抽烟喝酒打麻将的少了,村风民风也越来越健康了。
三、有苦不言,负重前行
驻村工作近6年来,刘文光同志先后经历了儿子升学、老人去世等家庭变故。由于工作繁忙,他没有时间顾及家人。2019年1月14日下午,刘文光同志在从桓仁返回本溪的途中,遭遇了重大车祸,车辆损毁报废,本人身体各部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至今仍然行动不便。但他从未向单位和组织主动提及困难,他知道身上肩负的责任和重托,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意义的重大,默默承受,负重前行。
四、展望未来,不忘初心
作为基层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刘文光,始终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切实帮助和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他勤于学习、廉洁自律,时刻保持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领导干部应有的清正廉洁形象,在全村广大党员干部中作出表率。一句朴实的语言,一件件平凡的事迹,书写着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扎根基层的不平凡故事。在他和村集体的共同努力下,六道沟村党支部于2016年、2018年被中共桓仁满族自治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9年、2020年被中共本溪市委组织部评为“本溪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2016年被评为辽宁省“文明家园”示范村。2021年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刘文光同志本人2018年被评为本溪市驻村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2021年分别获得本溪好人之最美驻乡村干部,2021年被评为辽宁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蓦然回首,奋战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第一线已经近6个年头。从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到今天多农业产业齐头并进;从平淡无奇的村部到美观大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从尘土飞扬的乡间土路到今天舒适平坦的水泥路;从贫困户居住的用石头垒砌的危房到今天整齐漂亮的瓦房;从村民茫然无助的贫困面貌到今天坚定自信的乐观心态。六道沟村正在发生的变化见证着他扎根基层,辛勤付出的智慧与汗水。展望未来,刘文光叮嘱六道沟全体村民不要忘记脱贫奋战的初心,取得成绩的时候不骄傲,保持平常心,遇到困难时不退缩、不气馁;他也祝福他奋战了2100多个日日夜夜的六道沟村,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越走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