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芬区打造“水美乡村” 助推全面振兴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 本溪市南芬区委区政府认真总结以往区域水利工程建设对社会、经济、环境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特别是 “十三五”时期,水利工程建设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林下经济、庭院经济、冷水鱼健康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作用发挥显著,充分意识到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必将是进一步推进南芬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紧密结合“生态立区、工业强区、文旅兴区”战略,以“一核、三区、四景、五镇”为重要依托,积极主动包装“水系连通水美乡村”项目,建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美乡村,不断增强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精心规划谋新篇
分析近年农村水系治理取得成效及当地建设需求,与南芬区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十四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相结合,以点带面,推动治理区域农村水系整体提升及乡村全面振兴。一是以思山岭绿色矿山小镇、辽砚文化数字创意小镇、甬子峪少数民族特色小镇、虹鳟鱼水乡特色小镇为重要依托,确定以中国辽砚会展中心、思山岭村、杨木沟村及财神庙村为重要节点,建设生态湿地公园,打造滨河亲水空间、景观节点及亮点,提升三道河水系环境质量,丰富滨河生态景观空间,为三道河滨河景观带品质提升提供保障。二是根据大石河水系分布特点和人居环境,充分结合历史背景与自然条件、融合红色文化与未来发展,以促进沿岸景观人文建设为远景目标,确定以大石河河口及沈家村为重要节点,建设生态湿地公园,实现大石河水质达标,改善总体水环境,逐步恢复河道健康,同时创造水美空间,发挥水环境治理连锁效应,带动沿岸美丽乡村建设。
二、宏伟规模展宏图
项目总投资为 4.7982 亿元,2年实施完成。主要包括水利和非水利项目两大部分。其中水利项目包括三道河、大石河、长山河3个水系,治理河流76条,治理河道总长208.64千米。水系连通53处;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以及河湖管护工程措施。非水利部分项目包括:三台子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杨木沟食用菌;三道河虹鳟鱼产业展销中心;林场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杨木沟城外鱼庄少数民族特色旅游发展;本溪鸿顺旅游有限公司溪泉鱼庄;农村路网“一事一议”;垃圾及粪便处理措施;分散式污水治理试点;化肥减量(有机肥推广);绿色矿山生态治理一期工程;大冰沟 AAAA 级景区建设项目;S206 本宽线甬子峪西街至小滴子段新建公路(村村通)工程。
三、精心组织全力推进
本溪市南芬区政府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置专职人员负责主持项目建设的日常工作。项目于9月29日正式开工建设。已完成水系连通30公里;河道清障10平方公里,垃圾清理7547立方米;清淤疏浚19公里,清淤量3.8万立方米;岸坡整治57.3公里;水源涵养16.2公顷;河湖管护工程设施基本完成;防污控污及景观人文工程完成年度计划。
四、助推振兴效果显著
水美乡村项目的实施已初见成效,待全部竣工后将可对南芬乡村全面振兴带来巨大推动作用。一是社会效益。河流水系防洪安全得到保障;两岸的绿化和美化工程,河滩湿地、林间小道和景观文化节点的建设,彻底改善了村容村貌,让广大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促进就业人数增加,有利于社会稳定。特别是项目中的景观人文、河湖管护、林业等实施项目的开展,推动综合经营,可容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动力。二是生态效益。河道治理融入乡镇居民公共生活空间,滨河生态景观带建设,生态湿地建设,对现状塘坝、拦河坝进行特色化、生态化改造,对提供可持续利用环境具有积极意义。三是经济效益。项目竣工后可保护建设区域2个街道21个村庄2万人的防洪安全。同时项目实施可带动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可吸引社会资本发展度假庄园、精品民宿、生态植物园等产业项目,提升区域经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