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春播生产进展顺利
一、基本情况
(一)春播面积稳定。根据县(区)农业部门种植意向调查,预计农作物播种总面积87.9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5.76万亩(其中:玉米59.62万亩,水稻9.26万亩,大豆2.4万亩,马铃薯2.77万亩,其他粮食作物1.71万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0.42万亩;蔬菜作物播种面积2.86万亩;其他农作物8.93万亩。农作物春播面积与去年基本持平。
(二)春播进展顺利。截至5月11日,我市已完成作物播种面积77.34万亩,占意向面积的88%,其中粮食作物完成播种面积66.27万亩,占粮食意向面积的87%。粮食作物中薯类已全部按计划完成播种,玉米、豆类播种接近尾声,预计5月15日完成播种。计划5月20日开始水稻插秧,预计6月10日结束播种。
(三)苗情生长较晚。我市旱田作物在5月1日左右开始大规模播种,根据气象部门5月3日土壤监测结果显示,今年本溪大部分地区土壤水分饱和,本溪县北部土壤水分适宜;各地地温比去年同期偏低。目前旱田粮油作物出苗率在30%,受地温偏低影响,部分地区播种时间比去年晚3-7天,预计在5月中旬出苗。水稻育秧0.11万亩,已100%完成育秧计划。泡田整地完成2.8万亩,预计5月25日全部完成泡田整地。
二、采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本溪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省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市政府办下发《关于做好2021年粮食生产工作的通知》《本溪市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方案》,市农业农村局印发《本溪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抢抓农时全力做好春耕备耕工作的通知》《关于推进2021年全市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本溪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1年全市粮食稳产增产工作方案的通知》,将粮食生产和新增设施农业任务分解到各县区。市农业农村局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供需监测、技术服务、质量监管、农业执法等工作,确保高质量开展春耕备耕工作。
(二)严格市场监管。以护农打假保春耕为主线,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为抓手,在全市开展种子市场执法检查专项整治活动,完善市县协查联动机制,优化种业发展环境。完成种子代理商备案60家,备案品种401个,种子经营门店备案率达100%。同时,加大市场检查强度与频率,种子经营业户、从事玉米生产经营服务的合作社和种植大户506家次,种子扦样765个。进行非法转基因快速检测571个,未发现疑似成分。
(三)配足农机装备。今年我市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54万元,已有31户农民按照规定先行购置农机35台套。秋季整地4万亩,与去年持平。农机技术培训2100人次,比去年增长40%。截至目前,农业机械播种面积33万亩。
(四)强化指导服务。2020年秋季以来,全市开展各类技术培训班180余次,培训人员1.4万人次,发放资料2.2万份,联合市气象局发布4期气象与农事信息,发放《辽宁省农作物优良品种名录》300 册。继续加强农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推广高产玉米、优质稻米、特色杂粮、设施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优质品种,结合主推品种推广水稻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玉米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设施蔬菜绿色高效栽培等技术。
(五)落实防灾措施。今年我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预计中等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56.78万亩次,计划防治面积117.63万亩次。印发《2021年本溪市“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2021年本溪市农业植物疫情监测计划方案》《2021年本溪市苹果蠹蛾疫情监测调查技术方案》。建立、健全草地贪夜蛾、苹果蠹蛾等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落实监测任务,做好农作物主要病虫害越冬基数冬后调查,提前做好重大病虫害预防措施。
三、技术推广情况
(一)优良品种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通过在本溪县和桓仁县实施2020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为载体,推广优良品种和绿色防控技术。计划推广种植业主导品种20个、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4个、培育科技示范主体432个、选聘技术指导员130名,推广水稻有机栽培综合种养模式、道地中药材绿色生产技术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目前,基层农技指导员已完成与科技示范主体对接,签订了服务责任书,并入户指导。为科技示范主体发放物化补助,各科技示范基地承担的试验项目逐步推进。
(二)保护性耕作技术。印发《本溪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2021年保护性耕作工作的通知》,开展保护性耕作补贴作业项目5万亩,对各县区承担的任务进行了分解落实。目前,项目任务已落实到作业地块的面积共4.71万亩,占任务总数94%,完成秸秆覆盖免(少)耕播种种植面积3.18万亩,占2021年任务量64%。投入免耕播种机42台,建设县乡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6个,落实实施主体22个,培训保护性耕作人员656人。